1 論中國區域經濟的新常態 張可云; 5-9+2
2 中國區域經濟發展差距測算和階段劃分 侯璐璐;張燕華; 10-17
3 中國區域經濟增長的β趨同分析 文余源;于俊雅; 18-25
4 北京市城鎮化與工業化關系:滯后、超前抑或協調 王大為;崔海興;阮榮平;鄭風田; 26-34
5 河南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研究 河南省社會科學院課題組; 35-41
6 區域自我發展能力:概念辨析、構成要素與判斷標準 孫根緊; 42-47
7 中國區域經濟轉型的歷程回顧與“十三五”展望 安曉明; 48-59
8 “三大戰略”的特點與中國區域經濟新階段 廖元和; 60-62
9 新常態下的空間經濟優化升級 張漢飛; 62-65
10 新常態下區域經濟發展的新特點 劉英奎; 65-67
11 城鎮化與經濟發展空間格局的優化 盛廣耀; 67-69
12 生態經濟空間發展新格局的“1+3”模式 文傳浩; 70-71
13 區域產業協同創新平臺架構、功能及運行機理研究 任太增; 72-76
14 基于CES函數模型及綜合區位商法的產業集聚效應研究——以河南省為例 胡星; 77-84
15 “德國工業4.0”對河南工業升級的啟示 李政新; 85-91
16 我國邊境貿易的歷史回顧與“十三五”發展的新特征 李青; 92-97
17 推進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建設若干問題研究 河南省社會科學院課題組; 98-111
18 基于演化博弈的航空經濟區政府合作行為研究 薛賀香; 112-119
19 區域城鎮體系職能結構協調發展:判定方法與路徑選擇 杜明軍; 120-128
20 我國區域性城鎮化發展格局研究 李愛民;孫久文; 129-135 |